新闻动态

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成为企业的“公共秘书”

  2012/7/16

  6月8日上午,作为科技和金融联姻的一项创新,深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于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面对这一大喜事,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欣慰之余不免会小小抱怨一声:“哎,真的是忙啊!”

  可能与其他的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不同,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在编人员仅23人。正是这23个人,担负起了深圳高新区的服务工作。因此,“忙的晕头转向”就是这23人的工作常态。

  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深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是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即深圳高新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是深圳高新区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也是深圳市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服务机构,成立于1997年。根据园区发展需要,该服务中心创新服务理念,逐步建立了“一个窗口,八大平台”为主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

  关于这八大平台,“有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创业投资广场、社会事务平台、文化建设平台、创新总裁俱乐部、创业服务平台、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以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该负责人如数家珍般毫无遗漏地告诉记者。无疑,他对这8个平台的每一项职能都了如指掌,就像自己的孩子般,高矮胖瘦,了然于胸。

  “服务中心就是企业的‘公共秘书’”

  深圳高新区是一个开放式管理的高新区。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负责人对于这一点感到自豪,他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企业太多。

  “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企业提供尽可能的服务,别的比如风险投资等等我们做不了也吃不消,我们要市场化运作,政府不能当运动员。因此,服务中心就是深圳高新区企业的‘公共秘书’,给他们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尽可能为更多的企业发展提供便利。在深圳高新区里,为企业提供服务是重中之重。”他说。

  在这一点上,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说到做到,在满足园区企业的需求上尽了非常大的努力。

  比如,园区企业和员工有问题要信访、投诉和咨询,可以找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窗口。2003年至2011年,服务中心已经受理信访、投诉和咨询共6855件。

  国际科技商务平台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依托境外科技商务机构的资源,实施深圳市委市政府“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促进对外贸易,为政府和民间对外友好交流牵线搭桥。目前已引进33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机构。

  中小微科技企业遇到融资难问题可以找创业投资广场。该广场成立于2007年,主要通过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券商投行部和非上市企业业务部,产权交易所,评估、会计、律师事务所及担保、信用、专利服务中介机构入驻,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多层次、立体化、全过程”融资服务。先后入驻的机构40家,现有机构23家,战略合作机构20家,友好合作机构60家。入驻机构和合作机构管理资金达到300亿元。

  社会事务平台截至2011年底,共处理了各类突发群体事件189宗,拆除违建约30万平方米,帮助1500多家区内企业现场办理工商年检。

  文化建设平台则以深圳高新区文体中心为基地。2003年以来,举办了首届高新技术产业带管理机构运动会、5届高新区运动会,累计参加约4300多人次;举办园区篮球、乒乓球、足球、卡拉OK比赛20多次,累计参加约6000人次;承接园区企业各项会议、讲座、论坛等500多次,累计参会人员近7万人次。

  创新总裁俱乐部是深圳高新区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高端环节,旨在完善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促进“官、产、学、研、资、介”的精英多边交流和互动,搭建政府与企业家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营造园区富有激情的创新文化。现有150多家企业会员,共组织企业互访、商务沙龙、高端讲座、论坛、推介会、国际研讨会等300余次。

  创业服务平台旨在进一步增强中小微科技企业创新和抗风险能力,推动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加速其发展。

  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建立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引进境外先进技术,提升园区企业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008年10月建立了深圳高新区国际孵化器。

  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举办了“知识产权沙龙”,建立“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辅导站”, 聚集知识产权战略咨询、信息检索、分析服务、专利代理、专利代办、版权登记、举报投诉、涉外维权、司法鉴定、知识产权评估及交易等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如此看来,这23个人做的事情,竟像是230人做的,难怪每个人都在喊着“忙!忙!忙!”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在对企业的扶持上,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一点都不偏心,只要企业有潜力、有需求,服务中心都会尽力扶持。用该负责人的话来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他希望园区能够再出现华为、中兴、腾讯这样的企业,让整个园区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关于服务平台更是如此,该负责人希望将来能够搭建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更多的企业服务。

  为达到这个目标,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下一步将会全面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切实加强高新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夯实基础、创新服务、辐射带动”战略,不断完善多元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内生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坚实保障。

  在加快公共服务载体建设方面,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将全力配合国际平台大厦、VC&PE大厦、留学生创业大厦二期、科技创新综合大厦的建设;落实深圳高新区发展专项规划,统筹设计,在深圳湾园区的南中北区建设综合服务楼;充分利用园区企业楼宇,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战略新兴产业孵化器或专业园,着力打造新兴产业技术转移中心。

  另外,为了更好地扶持中小微科技企业,服务中心将重点提升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创业投资广场以及创业服务平台的公共服务能力。

  最后,该负责人强调:“服务中心,顾名思义就是为大家提供各种服务的地方。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更多优质的企业进来,并在我们帮助下发展壮大,这才是我们乐意并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不当运动员,我们只为运动员提供跑道!”

  国际科技商务平台:搭建“引进来”、“走出去”桥梁

  深圳善于创新,这一点在深圳高新区内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仅仅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的平台创新也是各有特色,比如说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的创新点在哪儿?这可不能小觑,它让深圳“没有使领馆,胜有使领馆”。

  据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的运作模式概括起来说,就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提供办公场所、专业化服务、优惠政策等三大要素,吸引境外非赢利的科技商务机构入驻,并依托其资源,大力开展“引进来”、“走出去”工作,促进对外贸易,为政府和民间组织对外友好交流牵线搭桥,推动深圳市国际化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如此一来,国际平台就先后引进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芬兰、匈牙利、以色列、朝鲜、韩国、缅甸、埃及、哥伦比亚以及我国香港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境外科技商务机构入驻。

  “三步走”将境外机构“引进来”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引进来”方面,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的做法是“三步走”。

  首先,通过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的入驻机构,引进境外项目、技术落户深圳和内地。在此方面,平台成效卓著,截至目前已经引进了473个境外项目和技术。

  其次,国际科技商务平台依托入驻机构的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衍生出高新区国际孵化器。现在,深圳把自主创新提升到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迫切需要高科技企业、项目、高校等创新要素。国际平台则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源源不断地把各类创新要素聚集到深圳。

  “引进的技术一定要是国际上领先或能填补国内空白,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国际孵化器启动区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已有来自美国、芬兰、匈牙利、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个高科技项目入驻,总投资近1亿元,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等多个领域。

  在做好项目和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立意高远,依托入驻机构和国际孵化器入孵企业的资源,着力推动境外政府和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专业园,向产业链纵深挖价值。目前,匈牙利创新与技术中心正与深圳市有关部门商谈建设“匈牙利环保技术研发中心”、“匈牙利环保技术产业园”等项目。

  只需“两步”帮助企业“走出去”

  “‘引进来’用了三步,‘走出去’则只需两步。”该负责人说,“开始,我们通过各入驻机构,逐个地帮助深圳和内地的企业在境外设立机构。后来,考虑到企业逐个‘走出去’的风险和成本相对较高,从2008年开始,我们通过入驻机构,动员他们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参照国际平台的运作模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深圳高科技企业投资研发平台’或‘深圳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设立‘深圳新技术新产品转移中心’,帮助深圳企业结伴成群地‘走出去’。”

  最先实施的是“以色列中国企业研发中心平台”,该平台位于特拉维夫商业中心地带,由以色列向中国企业的研发中心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并委派专业人员向入驻的中国企业提供免费服务。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首次批准这样的国际合作项目,开创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

  国际平台的成立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创新的产物,在国内尚属首创。它不仅开创了国际化建设的新模式,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该负责人介绍,8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共帮助深圳企业出口16亿美元,进口3亿美元。未来几年内,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将在深圳市科技创新委的领导下,通过部市共建,有效利用科技部、商务部的国际资源,做大做强国际平台,真正发挥其集成效应、放大效应和共赢效应。

  创业投资广场: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

  说到深圳高新区,创业投资广场是一个避无可避的话题,它是深圳高新区的一张名片。用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在深圳高新区的快速发展与显著成效里,饱含了创业投资广场的辛劳与付出;深圳创投行业骄人的成绩里,凝聚了创业投资广场的智慧。”

  若用数据来表示,截至到2011 年12月底,创投广场的入驻机构和战略合作伙伴已投资50亿元;创投广场组织各类活动188场次,其中项目对接94期,洽谈项目985个;“新三板”培训1815 人次,参训企业985 个;“新三板”启动股改12 家,股改辅导55 家;共举办拟上市企业培训班8 期;风险投资126 家;完成49 家公司境外上市评估;中小科技企业担保1709 家,银行中小企业灵活贷款82 家;“项目融资辅导营”举办9 期,为301家企业提供融资和创新服务。光鲜的数字后面,是创业投资广场多年来的努力探索和创新规划。

  新世纪红娘 牵线金融与科技

  “深圳高新区有个特点,企业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创业投资广场就是专门为缺少资金的中小微企业设立的,主要就是为他们寻找资金。”该负责人简洁明了的一句话解释了创投广场的设立原因及其主要功能。

  他说:“在过去,深圳本土投融资机构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都分布在城市的不同位置。企业要找投资机构就得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跑。而且小企业一向不太受欢迎,经常跑了很久还碰一鼻子灰。于是我们就想,何不把这些投资机构都集聚起来,建立一个信息互通共享的投资服务平台呢?”

  于是,创业投资广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在全国率先趟出了一条专业服务投资机构并积极为企业项目寻求融资的道路。

  搭建平台最要紧的是集聚核心要素。该负责人说:“虽然创业投资广场是政府投资兴办的,但我们的定位是小政府大社会,依靠无限市场提供有限服务,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券商、中介服务机构这些市场要素,让这些要素集合在一起发酵,共同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服务。”

  该负责人说:“企业和创业者按照自身需求可以在这里寻找符合自身条件的投资者。初期创业的企业,可以在这里寻求政府科技资金的信息;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可以得到专业风险投资资金的青睐;需要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可以委托产权交易所办理;达到IPO的企业可由券商投行部、非上市业务部辅导上市挂牌。”  

  贵在实干与坚持

  对于创业投资广场,该负责人体会较深的一点在于“我们做得细致,我们持续性地开展许多活动,帮助企业与投资机构进行对接”。

  创业投资广场从创立之初到现在,其目的非常明确——扶持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因此对于创业投资广场来说,其服务的核心是科技企业,各类投资机构只是解决融资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创业投资广场积极打造“项目融资辅导营”和“项目深度剖析沙龙”,开展投融资推介活动。

  据了解,“项目融资辅导营”是由创业投资广场的入驻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就项目融资和创新辅导量身定做的服务矩阵。它致力于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技能,提高科技企业及创业型企业创新的效率和有效性,逐步为创业投资广场雄厚的资本平台输入高质量的投资项目。

  不过,项目辅导营对项目的培育有严格的要求,进入辅导营的企业,其增长率须在30%以上,毛利率则必须超过10%。培育过程中,辅导营有严格的监管,实行按季度结算制度,企业经营方会受到辅导营关于商业模式、经营发展的直接反馈。

  “项目深度剖析沙龙”是创业投资广场的又一品牌。每周四下午,创业投资广场的投资经理们都会赶到广场参加这一活动。在活动上,处于不同成长期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分别提出初次融资、二次融资、政府基金、担保、改制、股权转让、“新三板”辅导、上市辅导需求。投资机构以此平台完成对优质项目的发掘,而企业则通过沙龙找到投资方。

  此外,为了促进企业与各专业园区、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创业投资广场联合开展投融资推介活动。截至目前,已联合开展项目投融资推介活动16 次,促进项目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大容量对接。这样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共同推动创业投融资活动,使各方共同受益。

  “我们的地方很小,总共才3000多平方米,但是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我们容纳的机构却有几十家。这足以证明,在创业投资广场,大家都是来做实事、干事业的。我们的经验就在于实干和坚持。未来,创业投资广场还将继续努力,使广场的项目信息服务更便捷、更高效,逐步实现创投广场‘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该负责人最后表示。

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

深圳高新区创业投资广场

2009年9月25日,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与国际科技商务平台机构代表合影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深圳市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