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国际科技商务平台拉近深圳与世界的距离

  2014/5/9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王晓晴)深圳没有使领馆,可深圳的境外机构数量并不逊于那些拥有使领馆的城市,仅在深圳高新区,就集聚了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境外科技商务机构。这一切,要得益于深圳于2004年在国内首创推出的国际科技商务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整合了全球创新资源,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商会、协会等组织像珍珠一样串在深圳,中国欧盟商会、华南美国商会等纷纷在平台上“安家落户”。不仅如此,平台通过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搭建深圳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帮助企业以更开阔的视野开拓更广袤的国际市场,更把境外的先进技术引到国内,成为中外科技交流的“黄金通道”。 在国家高新区建设二十年之际,回顾和总结国际平台的发展历程,意义非同小可。

筑巢引凤,机构纷至沓来

  没有使领馆,国际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受阻,这无疑是深圳的短板。不过,勇于创新的深圳竟然有能力把短板激活,成为一个创新点。   最初提出设立国际平台这个“金点子”的是时任常务副市长刘应力,这个全新的创意获得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同,并写入2004年“一号文件”《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由市政府出资建设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   国际平台负责人介绍,平台是公益性的,主要解决三个要素,即提供办公场所、优惠政策、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吸引境外科技商务机构入驻,以便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同时开展国际贸易和商务合作,并为政府和民间对外合作创造条件。他说:“搭建平台就像是有个家,有办公场所再加上专业的服务,境外机构就容易集聚。”   自2004年国际平台正式成立,用“客似云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平台先后引进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芬兰、匈牙利、以色列、朝鲜、韩国、缅甸、埃及、哥伦比亚以及香港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境外科技商务机构入驻。 国际商务平台敞开大门迎接各国机构,并不意味着来者不拒,良莠不分。也就是说,进入平台还是有门槛的。据悉,境外机构申请入驻时有严格的程序,如机构介绍、工作计划,同时,必须有驻华使领馆的推荐,以及注册的法律文件等。同时,在平台内部对入驻机构有考核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有进有出,形成良性循环。   国际科技商务平台这种创新形式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科技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多次来平台调研,武汉、长沙、无锡、成都、哈尔滨等十几个城市纷纷来平台取经,意欲把平台模式在当地“复制”。2008年,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与深圳高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国际平台,联合成立海外驿站。在2009年第十三届厦门投洽会上,授予国际平台“世界创新与投资促进平台深圳基地”称号。2010年国际平台成为“火炬国际化战略联盟”成员单位。

深挖“引进来”价值链

  如何把引进来的机构用好用活,充分发挥他们的能量,是国际平台管理服务部门的头等大事。总结近8年来的经验,平台负责人言简意赅:“深挖价值链。”   怎么挖?这有讲究。国际平台的做法是“三步走”,逐层深入,做透“引进来”的工作。第一步,通过国际平台的入驻机构,引进境外项目、技术落户深圳和内地。在此方面,平台成效卓著,截至目前已经引进了450个境外项目和技术。第二步的战略意义更为浓厚,平台着眼的是国际技术转移。现在,深圳把自主创新提升到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迫切需要高技术企业、项目、高校等创新要素。国际平台则要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源源不断地把各类创新要素聚集到深圳。该负责人说,引进的技术一定要是国际上领先或能填补国内空白,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为此,国际平台依托入驻机构的资源及其它社会资源,衍生出深圳高新区国际孵化器作为承接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载体。国际孵化器启动区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已有来自美国、芬兰、匈牙利、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近二十个高科技项目入驻,总投资近一亿人民币,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等多个领域。   在做好项目和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国际平台立意高远,依托入驻机构和国际孵化器入孵企业的资源,着力推动境外政府和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和高科技的专业园,往产业链里挖价值。目前,匈牙利创新与技术中心正与深圳市有关部门商谈建设“匈牙利环保技术研发中心”、“匈牙利环保技术产业园”等项目。

帮助企业“走出去”成果丰硕

  对国际平台而言,交流是双向的,有引进来,更有走出去。8年来,平台“走出去”的成果斐然,共协助153家企业在境外设立机构。   “走出去”的老招数是帮助企业在境外设立机构,这也是平台的传统工作。2009年匈牙利创新与技术中心帮助华为在匈牙利设立了物流集散中心。   对于善于创新的国际平台而言,按部就班不是他们的特色,创新服务才显真功夫。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企业逐个“走出去”的风险和成本相对较高,从2008年开始,国际平台通过其入驻机构,动员他们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参照国际平台的运作模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深圳高科技企业投资研发平台”或“深圳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设立“深圳新技术新产品转移中心”,帮助深圳企业结伴成群地“走出去”。   最先实施的是“以色列中国企业研发中心平台”,该平台特拉维夫商业中心地带,由以方向中方企业的研发中心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并委派专业人员向入驻的中方企业提供免费服务。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首次批准这样的国际合作项目,开创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随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首都地区企业促进署深圳代表处的推动和具体运作下,布鲁塞尔中国(深圳)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于2010年揭牌,提供了1500平方米的孵化场地,实行第一年免房租,第二年按市场价房租减半的优惠政策。  在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市、韩国大田市等地,国际平台正在参与或共建深圳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投资研发平台。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际平台正在与哈萨克斯坦、缅甸等国的机构和企业洽谈,探索建设“中国(深圳)新技术新产品转移中心”,仍由外方提供场地、优惠政策及配套服务,我方动员组织企业“走出去”。   今年,时逢深圳科技创新委成立,科技创新成为深圳未来发展的重点和亮点,也是深圳的城市特色,国际平台要趁着这股春风不断创新,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和创新型城市努力。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2年4月10日)


深圳市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