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共获中国专利金奖19项 专利成深企创新发展“加速器” 2015/5/28 |
||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何泳 通讯员 叶雪辉 岳衡)深圳市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城市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量深圳企业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专利创造的主体地位凸显。昨天,记者从深圳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中国专利奖设立以来,我市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9项。在广东专利奖和深圳专利奖中,深企的表现令世人瞩目。各项数据表明,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亮点,专利成为深企发展“加速器”。 近年来,深圳市的专利工作战略从过去以增量为主,转变为目前的“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发展战略,市知识产权局通过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构建专利池和专利联盟、构建专利交易平台、推动专利导航等工作措施,为深圳市的知识产权运营和转化创造条件,推动深圳市专利质量提升。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开展评选,是专利领域由中国政府颁发的最高奖项。该奖自1989年设立至今,我市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9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04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2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18项。其中,在最近公布的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中,深圳再成“大赢家”,继在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收获全国20%的中国专利金奖后,再度大获丰收,共获得金奖4项,与上届持平。 在广东专利奖评选中,深企获奖的数量也遥遥领先。至今,深圳市共获得广东省专利金奖21项,广东省专利优秀奖35项。另外,深圳市专利奖从2007年开始设立,至今,共有142项专利获得深圳市专利奖。 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邝兵表示: “这些奖项的获得,对引导和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近年来的获奖项目来看,专利奖技术领域涉及面广,优势产业和技术领域集中,通信、光电技术与电学领域仍然是获奖的重点领域。 获奖专利代表了行业的先进技术,在行业内技术优势明显,对产业和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特别是行业的龙头企业,如通讯领域的华为、中兴,互联网领域的腾讯,跨汽车、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生物医疗领域的迈瑞,3D成像技术领域的超多维等企业,通过专利奖的申报和获奖,进一步推动行业先进技术的发展,带动产业国内外专利布局,增加专利技术产业化程度,进而带动产业和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