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国际会议”在深圳成功举办 2013/11/20 |
||
2013年11月17日,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国际会议”在深圳举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原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局级调研员修小平、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盛斌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关村、武汉、上海、深圳、西安、成都等20多个国家高新区以及来自美国、法国、以色列、比利时、爱尔兰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创新服务机构代表共计100余人出席会议。 张景安在致辞中表示建设和完善国家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可以加速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科技服务新兴业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对高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修小平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在经济和创新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国家高新区正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为进一步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全力提升国家高新区的科学发展水平,2013年3月,科技部决定组织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科技部将通过实施“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等相关措施,推动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增强创新体系和网络的服务功能,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国家高新区实现创新驱动和科学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使国家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以更强大的创新能力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盛斌在欢迎辞中指出,近年来深圳市按照中央的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81%,超过OECD国家平均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超过50件,居全国第一,在第四代移动通信、基因测序、超材料、新能源汽车、3D显示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累计组建各类创新载体已达838家。 会议期间,中科院政策所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以及中关村、深圳、西安、成都等高新区的代表与外方相关机构的代表围绕“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与科技园区发展”这一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分享了在科技创新服务领域的政策探索和实践经验,引起了中外双方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参加会议的高新区代表纷纷表示,本次会议不仅提供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机会,而且为进一步开展合作搭建了有效平台,对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国家高新区更积极地参与全球创新活动,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